2017/9/25
1

蓖麻油酸基UV固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

赵海平   姚伯龙 *   郑春森   李洪萍   孙常青
(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,无锡214122 )
摘   要   以蓖麻油酸( RA )、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( HDT )、聚乙二醇 400 ( PEG - 400 )、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
( PETA )和三乙胺( TEA )为主要原料,合成了具有哑铃结构的环保健康的高活性多烯端基水性 UV 固化聚氨酯预聚物。
通过调节 RA 和 PEG - 400 的相对含量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羧基含量的树脂。并采用纳米粒度仪、光学接触角仪和电子拉力
机等仪器对其结构、性能进行表征。结果表明:增加 RA 含量能使合成的乳液粒径小、分布窄、储存时间长,热稳定性好,
透明度高,形成的涂膜具有一定的耐水性,较好的拉伸性能。

关键词   蓖麻油酸,哑铃结构, UV 固化,环保


随着人们对材料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,以水为分 散介质并采用 UV 固化技术相结合的水性 UV 固化聚氨酯涂 料应运而生 [ 1 ] 。而水性聚氨酯乳液所使用的亲水扩链剂与乳 液粒径及其稳定性有着密切关系 [ 2 ] ,当前离子型亲水扩链剂 的研究主要为羧酸型和磺酸型,然而无论是羧酸型还是磺酸 型亲水扩链剂都有难溶解的缺点,就常用的羧酸型亲水扩链 剂 2 , 2 - 二羟甲基丙酸( DMPA )而言,其为白色粉状,难溶解, 通常先采用大量丙酮或 N , N - 二甲基甲酰胺( DMF )事先对其 溶解然后再加到反应体系中,即使采用价格昂贵的2 , 2 - 二羟 甲基丁酸( DMBA )都需要一定量的溶剂溶解,而且最后除去 溶剂的过程复杂,难以除尽; 20℃ 时 DMBA 、 DMPA 在丙酮中 的溶解度仅为 15%和1% [ 3 - 4 ] 。而蓖麻油酸( RA )虽然也是通 过中和羧基乳化,但其常温下为液态,反应过程中仅需少量溶 剂调节体系黏度即可。


RA是天然生物原料的加工产物,环保健康,链中的羟基 易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( HDT )上的— NCO 反应,而 端羧基与三乙胺中和后,能形成稳定的乳液粒子。 RA 可由蓖 麻油通过常温水解法、加压水解法或皂化酸化法制备 [ 5 ] ,近年 来于丽娜等 [ 6 ] 已成功采用酶法制得高纯度 RA ,取材容易,来 源丰富。本研究以 HDT 、 RA 、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( PETA )、 聚乙二醇 400 ( PEG - 400 )为主要原料,制备了一种新型 UV 固 化水性聚氨酯( UV - WPU )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研究。在一定 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亲水扩链剂需要大量溶剂、价格昂贵以及 易凝胶等缺点。并采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、纳米粒度仪、热重 分析仪和电子拉力机等研究了 RA 含量对 UV - WPU 乳液粒 径、稳定性以及胶膜性能的影响。


1 实验部分 

1.1 原料

 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( HDT ,工业纯),德国拜耳公 司;聚乙二醇 400 ( PEG - 400 )、二月桂酸二丁基锡( DBTDL )、 4 - 甲氧基苯酚( MEHQ )、二正丁胺、溴酚蓝,均为化学纯,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;季戊四醇三丙烯三酯( PETA ,化学 纯),台湾帝斯曼公司;蓖麻油酸( RA ,工业纯),阿拉丁试剂; 光引发剂 Irgacure1173 (工业级),南京瓦力化工科技有限公 司;三乙胺( TEA )、丙酮、甲醇、异丙醇,均为分析纯,国药集团 化学试剂有限公司;去离子水,无锡江大饮品有限公司。

1.2 实验步骤 

将计量的 HDT 、 DBTDL 、 MEHQ 及少量丙酮加入装有搅 拌器、冷凝管、恒压滴液漏斗和氮气导管的干燥四口烧瓶中, 室温搅拌均匀,通入氮气保护,逐步升温至 50℃ ,后用恒压滴 液漏斗控制滴速为 1s /滴,滴加计量的 PETA ,反应 3h 。采用 二正丁胺法滴定体系中游离的— NCO 含量达到理论值,升高 温度到 65℃ 继续以( 2~3 ) s /滴的速率滴加 RA ,反应 2.5h ,同 时滴定体系中游离的— NCO 含量达到理论值后,让体系冷却 至室温。再将体系转移到另一个恒压滴液漏斗,另取一个带 有搅拌器,冷凝管的四口瓶加入计量的 PEG - 400 和 DBTDL , 并在氮气保护下加入之前冷却好的产物,反应 3h 。不断滴定 体系中游离的— NCO 含量达到理论之后加入少量甲醇,将剩 下的— NCO 反 应 完 全,用 红 外 光 谱 仪 检 测 2270cm -1 处 — NCO 的特征吸收峰完全消失,即得哑铃状聚氨酯(见表 1 )。 称取一定量树脂,在40℃高速搅拌下加入计量的 TEA中和反 应1h ,然后缓慢滴加去离子水乳化45min ,静置消泡后用旋转 蒸发仪除去体系中少量丙酮,即得哑铃状 UV - WPU 乳液。

UV - WPU乳液的组分

1.3 固化膜的制备 

称取一定量聚氨酯乳液,加入聚合物质量5%的光引发剂 Irgacure1173 ,避光室温搅拌均匀后,将乳液倒入聚四氟乙烯 槽中,室温放置1d 后, 60℃ 烘箱烘烤 10h ,再将其放入紫外光 固化机中固化。


1.4 测试与表征 

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( FT - IR , FTLA 2000 - 104型,加拿 大 ABB BOMEN公司)测定聚合物结构;提纯产物溶解在氘代 氯仿中,以四甲基硅烷( TMS )作为内标物,采用核磁共振仪 ( 1 H - NMR , AVANCⅢ 型, 400MHz ,瑞士 Bruker 公司)表征产 物的结构;采用纳米粒度仪( ZetaPALS 型,美国 Brookhaven 公司)测定乳液粒径及分布;采用光学接触角测量仪( OCA40 型,德国 Dataphysics 公司)测定涂层的水接触角;采用双光束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( TU - 1901型,北京普析通用仪器公司) 测定涂层的透光性;采用热重分析仪( TGA / DTG , 1100SF型, 瑞士 Mettler 公 司 )测 定 涂 层 的 TGA ,设 置 升 温 速 率 为 20℃ / min ,温度范围为 40~600℃ ,氮气气氛;光固化膜拉伸性 能采用电子拉力机( Lrxplus 型,英国 Lloyd 公司)测定,设置 拉伸速率为 10mm / min ;采用 UV 固化机( 1.5kW 手提式,深 圳安宏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)固化胶膜。


2  结果与讨论

2.1 FT - IR分析

 从图 1 可知, UV - WPU - 15% 谱图中, 1527 、 3360cm -1 处归 属于 N — H 的弯曲振动及伸缩振动吸收峰, 1690cm -1 处吸收 峰归属于 HDT 上  C O 的伸缩振动吸收峰; 1730cm -1 处出现 较强的  C O 吸收峰,此峰的出现说明 UV - WPU 形成了氨基 甲酸酯基; 2270cm -1 处峰消失,说明体系中— NCO 都反应完 毕; 1250cm -1 处 的 C — O 伸 缩 振 动,说 明 成 功 引 入 了 PEG - 400 ; 3018 和 1635cm -1 处较弱的 C — H 伸缩振动和 C — C 伸缩 振动说明成功的引入了双键; HDT - PETA 羟基的消失证明成 功的接入了 PETA ; 2871 和 2972cm -1 处是— CH 2 —和— CH 3 伸缩振动吸收峰, 1421 和 1473cm -1 处是— CH 2 —和— CH 3 — 弯曲振动吸收峰。

UV - WPU - 15%的FT - IR谱图


2.2 1 H - NMR分析

 图2是 UV - WPU - 15%的 1 H - NMR谱图。由图可知, PE - TA中亚甲基两个质子峰(— CH 2 —)分别出现在化学位移 δ= 6.42×10 -6 和 d =5.80×10 -6 处,另一端与酯基相连的亚甲基 质子峰( CH  2 CH — COO —)出现在 δ=6.06×10 -6 处,进一 步证明了PETA的接入;与氨酯键相连的2个亚甲基质子峰 (— NH — COO — CH 2 — CH 2 — R 1 )分别出现在 δ=4.25×10 -6 和3.64×10 -6 处,进一步说明了 PEG - 400的引入; δ=1.29× 10 -6 和 d =1.33×10 -6 较强吸收峰是 RA 和 HDT 中亚甲基 (— CH 2 — CH 2 —)质子吸收峰; RA 上与双键间接相连的亚甲 基(— OC — CH 2 —  CH CH —)质子峰出现在 δ=2.29×10 -6 处;与双键另一端间接相连的亚甲基(— CH 2 —  CH CH —) 质子峰出现在 δ=1.97×10 -6 处;证明了 RA 的成功引入; HDT 上与氮原子直接相连的亚甲基( N — CH 2 —)质子峰出现 在 δ=3.13×10 -6 处。

UV - WPU - 15%的 1 H - NMR谱图

基于上述的 1 H - NMR 谱图与 FT - IR 谱图分析表明 PE - TA 、 RA 和 PEG - 400 都成功的引入到了 UV - WPU - 15% 中。

2.3 乳液粒径分析 

图 3 为不同组分的 UV - WPU 乳液粒径分布。从图 3 中 可以看出随着 RA 含量的增加和 PEG - 400 含量的降低,乳液 粒径变小,分布变窄;这主要由于 RA 含量增加使体系中羧基 含量增加,三乙胺中和后亲水粒子( COO -+ NH 4 )增加,内部 静电排斥力增加,使乳液粒径小,分布均匀。另外 PEG - 400 连 段上(— CH 2 — CH 2 — O —)也具有一定亲水性,使整个体系分 散效果更好。 UV - WPU - 15% 和 UV - WPU - 20% 中,虽 PEG - 400 含量高,但羧基含量低,体系粒径大且分布较宽,说明羧基 在乳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。

UV - WPU 乳液粒径分布图

表2为室温放置60d后样品的状态对比。 UV - WPU - 15% 体系中水与树脂分离,出现沉淀; UV - WPU - 20%体系中无沉淀, 但稀释后蓝光消失;其余几个体系状态良好。结合上述乳液粒 径分析图知,随着乳液粒径的变小,体系稳定性明显提升。

室温放置60d后样品性状对比


2.4 水接触角分析 

不同 RA含量下的 UV - WPU 涂膜水接触角变化趋势图 如图4所示。由图可知,随着蓖 RA 含量的增加, PEG - 400 含 量的减少,涂层水接触角从 50.3° 增加到 80.0° 。表明在本哑 铃型 UV - WPU 体系中引入 RA 可提升涂层水接触角,主要是 由于 RA 有较长疏水链段(— CH 2 — CH 2 —),同时属于 PEG - 400 上的亲水链段(— CH 2 — CH 2 — O —)减少;尽管 RA 带有一 个羧基,但摆脱不了油的特性,同其他植物油,例如蓖麻油 [ 7 ] 、油 菜油、葵花籽油和麻枫树油 [ 8 ] 等相似,主要体现疏水性。

不同 RA含量下 UV - WPU涂膜水接触角变化趋势图


2.5 TGA / DTG分析 

图5为 UV - WPU 胶膜的 TGA 和 DTG 曲线图。由图可 知,随着 RA 含量的增加热稳定性变差。其原因可从胶膜热 失重过程的 3 个阶段分析,第一阶段为 280℃ 以下的失重,主 要是由于固化膜羧基含量较高,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形成分 子内或分子间氢键,这些氢键在加热时被破坏释放出水份而 失重,另还有未除尽的小分子失重;第二阶段的热分解温度为 280~365℃ ,此段失重主要归因于 PETA 以及 HDT 上硬段的 裂解成较小分子以及部分羧基脱水成酸酐而致,由于 RA 含 量多的体系含有更多羧酸根,故 UV - WPU - 35% 此阶段失重较 多;第三阶段热分解温度为 365~490℃ ,此阶段固化膜失重主 要是 PEG - 400 以及 RA 上(— CH 2 — CH 2 —)及小分子的进一 步裂解。

UV - WPU 胶膜的 TGA ( a )和 DTG ( b )曲线图


2.6 透光率分析

 图6为不同 RA 含量对 UV - WPU 涂膜的可见光透光率。 目前市售 RA多为浅黄浑浊液体,在固化膜中将会影响透光 性能。从图中可以看出,随着 RA 含量的增加膜透明性逐渐 下降; UV - WPU - 15%在整个可见光波段透光性能可达95% , 而 UV - WPU - 35%透光性能则只有86% ,虽然增加RA含量能 减小粒径,提升乳液稳定性,但透明性受到较大影响,故需在 不同使用 环 境 下 合 理 调 整 配 方。但 与 大 多 数 以 DMBA 和 DMPA作亲水扩链剂的 WPU 相比,透明性损耗不明显 [ 9 ] 。

UV - WPU 涂膜透光率曲线图


2.7 拉伸性能分析 

图 7 为 UV - WPU 涂膜的断裂伸长率及拉伸强度。由图可 见,随着 RA 质量分数的增加,固化膜的拉伸强度增加,断裂伸长率逐渐降低。从单个分子角度分析,因为 HDT每个单体上 的异氰酸酯一定,单羟基 RA量增加,使PEG - 400与异氰酸酯 反应的机会相对减少,软段含量减少,形成更多的分子量不大 的预聚体,单位质量的双键含量增加,交联密度变大,强度增 加。相反,体系中 HDT 体会与更多的 PEG - 400 反应,更具韧性。 胶膜也从软膜逐渐变成硬脆膜,强度减小,断裂伸长率增加。


3 结语 

( 1 )以 RA 、 PETA 、 PEG - 400 、 HDT 和 TEA 等为原料,成 功的合成了以 RA 取代 DMBA 或 DMPA 哑铃结构的 UV - WPU ,该树脂弥补了传统亲水扩链剂需要大量溶剂、价格昂贵 等缺点。

( 2 )使用一系列表征手段考察了 RA 含量对材料的结构、 乳液粒径及分布、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。随 RA 含量增 加以及PEG - 400含量减少,乳液粒径变小,分布变窄,同时提 升乳液储存性能;水接触角逐渐增大,耐水性提升;但是力学 性能、热性能和透明性受到极大影响。但当 RA 含量为 25% 时胶膜有较好的综合性能,较长的储存时间,较高的可见光透 明度,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。

参考文献

[1]李祥,姚伯龙,褚路轩.高性能水性UV固化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[J].涂料工业,2012,42(2):6-9.

[2]CakicSM,SpirkovaM,RisticIS,etal.[J].MaterialsChemis-tryandPhysics,2013,138(1):277-285.

[3]ZengJ,WangWusheng,RuanDeli,etal.[J].LeatherChemi-cals,1999,41(6):46-50.

[4]RahmanMM,DoKimH,ChunHH,etal.[J].FibersandPol-ymers,2013,14(6):886-894.

[5]赵学敬.蓖麻油酸与3种制取方法[J].粮食流通技术,2014(3):38-41.

[6]于丽娜,刘少芳,朱凤,等.脂肪酶法制备蓖麻油酸的研究开发[J].食品工业科技,2013,34(8):369-372.

[7]ThakurS,KarakN.[J].ProgressinOrganicCoatings,2013,76(1):157-164.

[8]SaalahS,AbdullahLC,AungMM,etal.[J].IndustrialCropsandProducts,2015,64(3):194-200.

[9]ZhangS,YuA,SongX,etal.[J].ProgressinOrganicCoat-ings,2013,76(7):1032-1039.

相关内容
  • 此次涂料展,佛山翁开尔携多家海外供应商共同参展,为来宾讲解产品性能,答疑解惑。
  • 白墨烫画和传统热转印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。消费者在选择时,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进行考虑,同时还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保养要求等因素。
  • 水性数字喷绘技术,通过精密的数字信号调控喷墨装置,直接将环保型水性墨水精准喷射至多样化的基底材料表面,创造出定制化图案。此技术中,聚氨酯树脂作为墨水配方的关键添加剂,凭借其卓越的物理化学特性,在水性墨水的创新研发中占据核心地位。
  • 翁开尔公司精心打造了一款白墨烫画热转印树脂,该产品具备多项显著特点,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。首先,其展现出良好的易过滤性和流畅性,确保使用过程中顺畅无阻,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操作的稳定性。
产品相关
【翁开尔】为您找到【蓖麻油酸基UV固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】相关的水性聚氨酯整体方案、品牌、型号、规格参数、产品图片、应用案例、技术资料。如需【蓖麻油酸基UV固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】相关的水性聚氨酯解决方案样品,请联系我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