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花筒修补: ①麻点:修补麻点的方法有两种。一种是用较小的扁钉,向麻点的下左右角50°处敲击, 角度与敲击轻重必须恰到好处。敲好后用适量的钢丝嵌人,用扁钉切断,然后再用榔头(弧形 的一面)进行敲击,敲到不低于铜辊的平面,用刻刀挑不出来就行了。由于扁钉敲向麻点下左 右50°,使其呈F两角大、中两U小、上两面高的状态,再嵌人适最铜丝,用榔头敲击,外口更为 缩小,四壁的铜质向空处膨胀,这样就把空隙完全充实了。
另一种麻点修补方法,是用尖钉向麻点的下左右角50°敲击,同样嵌人铜丝,用三线刀或 四线刀切断铜丝,用平钉(又叫冲钉)向该处进行冲缶。但应注意,冲击时不能冲得低于铜辊 平面,而ft平钉要摆得平稳,不得敲出范围之外,否则当铜辊磨完以后,在该处会出现月亮形 的疵病,而且会印到布上去。虽然平钉面积很小,但由于底面是毛的,铜辊平面上高起的铜质 被毛平面四周轧除,不但铜质不会向麻点口部挤出,而且完全向底部压下,使洞口更为收缩, 空隙更为充实。
用上述两种方法修补麻点的效果差不多,但后一种方法容易控制,也容易充实下部,所补 的麻点史为坚固。也有前后两种方法N时采用的。不很细巧的花纹,如旁边发现麻点或小 条,可用尖钉或扁钉借击。即用尖钉或扁钉在花纹的边线上向麻点或小条处凿击,然后用榔 头的弧形的一面轻轻地缶平。若一次借击不掉,可再继续一两次。借击的速度是比较快的。 在较粗糙的铜辊上遇到极细的麻点时,可在细麻点上涂蜡,然后在稀硝酸溶液里摇几转,揩去 蜡后在磨床上将铜辊磨光。
②条块疵病:修补方法与补麻点的原理相同。修补线条同样可用修补麻点的方法进行连 续修补。也吋用扁钉在所需补的线条上凿成条形,然后再沿着条形两边的下左50°敲击,再用 尖钉向线条的两端斜凿两点。后一种修补方法速度快,采用较多。关于块的修补,吋用修补 线条的方法向横向连续修补。 不论补麻点、条或块,若铜丝嵌得太多,敲得太轻,就不易完全嵌人洞内,铜丝会跳出;铜 丝嵌人太少,虽然铜丝能完全进人洞内部,但经过敲击,仍会松动。假使敲得太轻,它的内部 还没完全密合,已补的铜丝也妨于跳出,印花时会在布上造成疵病。跳出的铜丝因花筒表面 涂有铬,轧到刀口,会使刮刀跳动而形成疵病。若刀口损坏,还会产生丝缕疵病。另一方面, 也不能补得过深或过浅。过深(特殊情况例外)时,不伹浪费铜辊,而且因为下一次刨铜辊时 往往不易刨淸,残留在里面的一部分在印花时,受摩擦和震动也会跳出来,产生同上疵病;补得过浅,也容易在印花时跳出来。所以,以补后不跳出为度。
2)修刻:大面积花纹和满地花纹,采用摇线机轧的斜纹线,能经得起刮刀刮擦,网纹能节约印浆。摇线钢辊经涂蜡与腐蚀后,也会产生疵病,特别是涂蜡时用手工操作,产生疵病的可 能性更大。因蜡涂出而末腐蚀进去的花纹,可用号单线刀修刻。用16号以下斜纹线钢芯 压轧的斜纹线,可用6号单线刀修刻(刀的锋uM宜磨成圆口,与腐蚀的纹线底部圆度相似)。 刻得过深或过浅都不好,过深会造成色深或发糊,甚至会将小空白糊没,太浅会有白圆圈或 色淡和发花。修刻大块面时,应严格按照原腐蚀深度修刻。过浅会形成局部色浅或露底,过 深会造成局部颜色突出,花纹轮廓不淸或走样。当遇到漏涂蜡或涂得太薄而被腐蚀进去的部 分,可采用补条、补块的方法进行修补。修刻网纹大致与斜纹线一样,不同的是它成交叉斜纹 线形.,线纹细而密。修刻时应采用较小号的刀,一般是3号或4号单线刀,也有用三线刀刻 的。上述斜纹线或网纹铜辊,因腐蚀过浅或印制数量过多,可用适当的拉刀或刻刀装人拉线 器中进行拉深。